医药行业年初以来下跌明显,但高成长的代表—医疗服务行业(包括医院和CXO即医疗外包服务)在过往一个月和过往三个月两个维度内取得了超越了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先其他成长行业企稳(如下图所示)。二季度相对看好疫情相关产业链公司。

受Omicron疫情加剧影响,新冠检测标的、新冠口服药以及中药等相关主题一季度表现较为突出。二季度疫情相关产业链随着毒株突变和疫情进展将进一步增加相关产品需求,其中的投资机会可分为两类。

一是“锦上添花型”,主业处于正常发展轨迹,而疫情带来额外的利润和估值弹性,如已经演绎的核酸检测和疫苗,目前的CDMO(即医疗领域的定制、研发与生产,一种新出现的研发外包模式)、MPP(国际药品专利池)授权仿制、新冠中药、商业销售等标的。

二是“纯周期型”,新冠业务带来暂时性的大量利润,但大部分公司不能转化为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机会,如已经高歌猛进的防护,目前的抗原检测、新冠中间体供应链等。

在业绩方面,疫情相关产业链和未来疫情走向相关,需逐月跟踪公司变化,以海外收入为主的新冠CDMO、受益于国内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新冠核酸确定性相对较高。

1、医疗服务行业:估值已在历史底部担忧情绪较为过度

由于担忧行业非盈利化和公立医院加大扩张挤压民营医院生存空间,医疗服务行业此前惨遭杀估值,但其实理由并不充分,目前也并没有实锤。落实到眼科和口腔等细分领域,影响可能更加微乎其微。4月13日,国常会提到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消费,支持社会力量补服务供给短板。市场担忧情绪有所减弱。政策担忧的情绪已经有所好转,当前估值已在近3-5年底部。

2、CXO维持高景气主营海外与国内的公司关注点各有不同

对于以海外收入为主要来源的CXO,我们不太担心行业景气度,更担心受美国制裁的风险。考虑到中国CXO公司在新药研发产业链上的地位短时间内暂时无法被取代,以及2022年2月24日,美国政府公布的针对各个细分领域的供应链安全报告,其中没有提到CXO相关内容,行业被制裁的概率不大,但鉴于复杂的国际形势,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此外,目前处于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爬坡期,很难给出精确的销售预测,我们需关注新冠订单销量是否会导致公司短期业绩波动。

对于以国内收入为主要来源的CXO,最需要关注的是国内新药研发的景气度。在全球医药市场投融资中,CXO行业通过一级市场融资所占比例较小,合计约为30%,但国内市场所占比例占比达80%左右。本土CXO国内收入增速和国内投融资景气度关联度较强,过去几年至少处于20%以上。如果行业景气度下降,将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成长的天花板也会受到限制。但从目前来看,相关公司都表示订单非常旺盛。

3、创新药缺乏估值锚等待催化

2021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出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创新药“新政”,引起巨大的市场反响,受互联网,教育板块的影响,投资者担心医疗板块公益化,这显著改变了一二级市场对于创新药的投资意愿。但从实际执行上来讲,2021年底的医保谈判正常进行,符合市场预期。该政策属于温和收紧,主要针对后续创新药的研发。

全球创新药都属于高弹性行业,涨跌幅度较大,美股近半年也跌幅巨大。由于缺乏估值的锚,该行业还难以定价。总体来讲,目前市场对国产创新药过度悲观了,但是缺少催化剂使得“国产创新药泡沫破裂”叙事改变,并且这一叙事具有反身性,股价会影响到创新药公司的融资和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