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周二发布数据,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21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近9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而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18亿元,收入完成进度为88.2%,仍落后于历史均值6个百分点左右,全年财政收入或不及预期。

11月财政收入表现与当月偏弱的经济数据表现相背离,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去年11月起,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开始缓税,导致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二是本月消费税延续了上月大幅增长的趋势,对于财政收入拉动较大。

具体来看,去年11月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应缴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开始延缓缴纳,带来了偏低的基数,今年11月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分别升至17.8%和31.1%(前值12.2%和12.6%),二者合计为本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贡献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消费税延续了上月高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至156.8%(前值 147.2%),对本月公共财政收入的拉动为11个百分点。

消费税为何连续两个月保持高增长?这主要与中央财政恢复消费税正常入库有关。消费税为中央税,中央财政对其入库节奏的调控能力更强,2018年以后由于前三季度的财政预算完成度较高,四季度中央压低消费税,单月消费税从2018年前的600-1000亿区间被压缩到2018-2021年的300-700亿区间内。由于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歉收,四季度消费税恢复到此前正常的入库节奏。

往后看,由于2022年使用了较多的存量财政资金,包括1.65 万亿的国企上缴利润、5000亿专项债限额、1.2万亿去年四季度发行今年使用的专项债、中央和地方的结转结余资金等,2023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将转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考虑到地方债务率限制,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已较为有限,明年需重点关注中央加杠杆的可能性(比如特别国债)或准财政工具的大规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