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以提高校外培训质量,满足多元化的文化教育需求。经过2021年7月“双减”政策两年多以来的实践,《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基本定位,其出台符合预期,也进一步明朗了校外培训的政策方向。
教育行业属于困境反转行业,后“双减”时代,线下教培机构供给侧出清近9成,行业竞争格局大幅改善。随着政策日益明朗,教育行业也逐渐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存量教培机构将直接受益于本轮教培需求的复苏。2023年以来,线下场景复苏带动线下教育培训需求回暖,教培公司在合规经营下重新展现出活力,特别是头部公司凭借原先品牌、渠道、内容、人才等积累率先受益,已有相对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在教育培训领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报表层面也反映出行业从底部企稳回升,估值与业绩不断修复。同时,“AI+教育”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有望拓宽教育产业成长空间。
从最初的“双减”到如今的《征求意见稿》,政策初衷在于引导校外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期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征求意见稿》将校外培训按照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实行分类管理,即继续明确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性、指导定价等原则,而未来教培机构鼓励在监管下合规合理的开展非学科培训。此外,此次主要针对K9学段(幼儿园到初中)学生,相较“双减”,并未限制非学科类培训以及高中学科培训以市场化形式运营。此前部分投资者对此有所顾虑,也使得板块估值被持续压制,《征求意见稿》成为重要的政策定心丸,也验证了高中学科培训监管并未有所趋严,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